新赛季亚冠联赛小组赛首轮战罢,中超四支参赛球队交出的成绩单是两平两负,未尝一胜。这不仅创造了中超球队参加亚冠以来的历史最差开局,也与整整十年前2013赛季首轮中超四队全胜的辉煌纪录形成了极为刺眼的对比。
山东泰山队在客场一度三球领先的大好局面下,最终被菲律宾卡雅FC顽强逼平,痛失几乎到手的胜利。武汉三镇队在主场占据优势的情况下,未能攻破日本浦和红钻的球门,收获一场平局。浙江队客场一球负于泰国武里南联,而中超冠军上海海港则在附加赛中爆冷不敌泰国巴吞联,无缘正赛。
此番战绩无疑为中国足球敲响了警钟。一方面,它反映了中超联赛竞争力的下滑。近年来,受各种因素影响,中超俱乐部普遍投入缩减,大牌外援流失,整体实力与“金元时代”相比已有明显差距。另一方面,日、韩、泰等邻国联赛的球队则保持了稳定的投入和进步,此消彼长之间,差距被进一步拉大。
回望2013年,那是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的巅峰时刻。首轮比赛中,广州恒大、江苏舜天、北京国安和贵州人和四支球队豪取全胜,轰入11球,其强势表现震撼亚洲足坛。那一年的广州恒大更是一路高歌猛进,最终为中国俱乐部首夺亚冠冠军,将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成就推至高峰。
十年光阴,从首轮“大四喜”的全胜到如今的难求一胜,轨迹的陡峭下滑令人唏嘘。它清晰地表明,足球的发展没有捷径,曾经的繁荣若缺乏健康的联赛体系、可持续的运营模式和扎实的青训基础作为支撑,便可能只是昙花一现。
当下的低谷,或许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和沉淀的契机。告别对金元足球的盲目依赖,回归对俱乐部经营、年轻球员培养和战术体系构建的本质追求,才是中国足球重返亚洲顶级的正确道路。前路挑战巨大,唯有脚踏实地,方能期待未来的再次崛起。